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11章 京大演讲(2 / 3)

,理想又算得了什么,我想,这一定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学术圈流传着一句话“读博穷三代,科研毁一生”我以前一直很好奇这句话是怎么流传出来的,自从我当上了所长,我才渐渐明白基层科研人员的不容易。”

“几年前,复旦大学的王传超博士就在《Nature》上发表过一篇《Give youth a chance》短文,在文中他恳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新毕业的博士生提供资金和机会,以免青年科研人员外流,或完全脱离科研界,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华国的科研支出在持续增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以及博士,正告别自己的科研生涯,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他们依旧很难申请到课题以及经费。”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研究所绝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博士生,很多同行都曾询问过我,你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招刚毕业的?我在这里引用汪建的一句话,“头脑没有框框的的年轻人更适合搞创新,我们就是要给年轻人干事的空间,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我可以很大声的告诉大家,今年我们研究所注册了100余项专利,而他们今年的平均薪资已经达到了78万元这个数字,可能大家觉得这个数字比起那些热门专业,还是少了点,但这笔钱足够他们能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体面的生活下去,让他们能够追寻自己的理想也能从容的面对现实。”

“以我一个人的能力,很显然无法改变学术界的这种大环境,但我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参与进来,为我们国家的学术界迈向更好的未来而一起努力,谢谢!”

随着王深微微鞠躬,整个大礼堂内掌声一片,坐在前排的老院长感叹道“王深,他的格局不小啊!”

俞教授也是点了点头,不过他更加担心自己这位学生能不能在自己掀起的这股旋风中全身而退,学术界的水有多深,他可是深有体会。

刚走下台的王深刚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水杯,就被京城电视台的记者拦住了。

记者小姐姐笑着说道“王深教授的理念真是令人敬佩,不知道什么让您产生如此宏大的愿景的?”

听到这个问题,王深沉吟了片刻开口道“曾经的有位研究员因为家庭的原因,到我这边借过钱,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科学研究不应该是只凭情怀和热血就能坚持下来的事业,给每一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一个机会,就是给整个民族乃至人类美好的未来多一丝希望。”

“那您接下来会做些什么?”记者小姐姐继续询问道。

王深耸了耸肩“众人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