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四章:不要不识好歹!(2 / 3)

到李大亮这话,李二当下就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好!”

“这件事朕就交给你去办了!”

“有一点,事情务必要隐秘,消息不能走露,另外,还要确保制作出足够多的印刷模具!”

李大亮一口答应,此刻他满脑子都是活字印刷的影子。

当然,李大亮也不是一个蠢人。

李二为什么要单独留下他来说这个事情?

显然就是不想声张出去,封锁消息是最要紧的。

细细一想,李大亮就明白,活字印刷的出现,绝对会引发文坛的轰动!

李大亮从皇宫离开,就立刻赶赴工部,召集了一众心腹工匠开始秘密打造模具。

为了避免消息走露,不仅打造模具的工坊单独封闭,就连参与的工匠们也都不许离开。

工部的这一行为,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要知道工部一直都是不起眼的存在,别管朝堂有什么震动,都跟工部牵扯不上太多的联系。

更多人的目光则是放在那些朝堂权臣的身上!

就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一众权臣集体入宫,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那些躲在暗处里偷偷打探的势力看到这种架势,立刻就判断出朝堂上会有一番大动作。

果然,第二天在朝堂上,魏征就抢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科举改革!

当魏征将科举所存弊端一一列举之后,满朝文武就都傻眼了。

虽然魏征在讲述科举弊端的时候,刻意避开了对世族的制约,单纯是为了给朝廷选拨可用人才。

可是殿试的增设,就让许多世族官员心里产生了警惕。

特别是以往负责省试的官员,此刻都面面相觑,开始不安。

以往他们可以从中做手脚,评定了功名也没有异议。

但是现在,倘若他们徇私舞弊,选拨出来的学子上了朝堂大殿,面对李二的考核一问三不知的话,那傻子都知道这科考有黑幕,他们可就人头不保了。

这等于是在他们的头上悬了一把刀,提醒他们务必要选拨才学顶尖的学子,休想蒙混过关。

朝堂上不少世族官员都各怀鬼胎,想要破坏魏征的提议。

只是他们低估了李二对这件事的决心!

当魏征说完科举改革的议案之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派系就立刻站出来赞同!

至于武将们素来只关心打仗,这种文官的科考改制根本不在意,并且武将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