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21 上阵父子兵(2 / 3)

的老臣,也都还能追忆在江南的“遮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了长江天堑的阻挡,再加上江淮沃土的屏障,瓦剌铁骑的步伐,自然会被延迟不少。

从东吴到南朝,再到南宋,依靠长江天险的救亡图存和划江而治,倒也是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

徐珵的这一番话,让不少的官员心动。

“先暂避瓦剌锋芒,然后再图谋还于旧都。”不少官员在心里觉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百官之中只是窃语良久,没有一人出来表示赞同还是反对。

群臣中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礼部尚书胡濙,颤颤巍巍上前,向朱祁钰深深一拜。

“老臣以为,太宗文皇帝既然迁都北上,并且三代帝王陵寝在此,这就是宣示我大明孙后代以万世不移之计。”

“此时言南迁,颇为不妥!”

徐珵被礼部尚书胡濙这么出言质疑,他先是一愣,随即又脸色阴沉了下来。

徐珵犹自争论:“紫微星宿已然黯淡,上苍已经降下天意昭昭。这一切,难道老先生看不到么?”

“瓦剌劫持我大明天子,屠戮大明我军民。铁蹄来势汹汹之下,不日便可趁势兵临城下!”

“此时迁都南下,尚且能够和胡虏划江而治。退,不失半壁江山。进,可徐徐图谋。此乃两全之法!”

“若是一味顽固不化的固守京师,搞不好就是玉石俱焚!我大明天子血脉、各位在场大臣,只怕不是被敌寇斩杀,就是被送去漠北牧羊!”

百官被徐珵的强词夺理,说得更加的动摇。

是啊,千金之躯坐不垂堂!

也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至于出言反对的礼部尚书胡濙,在听了徐珵这样一番侃侃而谈以后,也是一时竟是语塞,不知道如何作答。

就在人心思变之时,忽听得人群中一个硬如钢铁的声音陡然响起。

群臣在听到这个声如洪钟的喊话后,无不震骇循声看去。

只见兵部左侍郎于谦,昂首迈步而出。于谦狠狠地目视徐珵,对他怒目而视。

“京师,为天下根本之地,为祖宗陵寝所在之处。若是一动,则江山社稷去矣!难道诸公不知靖康北狩之事么?”

于谦如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再一次挺身而出。

“为今之计,唯有速召各地勤王之师入京畿拱卫,死守我大明门户和京师!”

于谦平时给同僚的感觉,都是斯文儒雅。

如今于谦一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