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720章王羽屯田(2 / 3)

明显有足够的统帅之才,不过,毕竟都是家将出家,武将世家,能力总是有基本的保障的,这些人的统帅基本都上了八十。

如果说,让他们独自领上几万兵马征战,王羽不一定会放心。可是,如果仅仅只是辅佐韩信进行练兵的话,却是已经足够了。

“夷吾、孔明,吾有一法,名为屯田!”

“以从征将士的家属和尚未抽调的后备役兵士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官府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王羽简单地向管仲与诸葛亮这两位政治大才介绍了他有关屯田的想法。

战乱一生,百姓流离失所,必然要产生不少无主土地。

而征战河北道期间,不少帮助皇甫明昭一方的世家也被王羽一方借机挑出来清理了一批,一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清理这些世家可以平白征得一批军资。

二来,也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帮助未来的统治发挥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被清理的那一批只占极小一部分,而且也是影响力相对较小的一批,但是,世家势力的手中本来就握有大量的人口与土地。

而这些土地如果王羽不及时进行处理的话,不久之后说不定就会被河北道各世家运用各种理由收入自己的手中。

与其如此,倒还不如王羽用以屯田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而各道府兵与边军可不一样,不仅军备废驰,战力较弱,就连预备役士兵也没有有效贯彻下去。王羽屯田的举动,也是为了将预备役制度再一次有效地捡起来。

预备役兵士忙时农耕,闲时训练,一旦需要,便可以武装起来入伍,虽然在战力上不可能与常备役士兵相比,可是,也比像现在这样从新招募开始强。

“屯田?”管仲与诸葛亮二人也开始思量起这屯田之法的利弊来。

在历史中,西汉时期就有了屯田的构想与实施。只是,到最早正式提出则是屯田制度的则是曹操麾下的枣祗,此外还有韩浩,而实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时期的邓艾等。

曹操与他奠基的曹魏政权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据记载,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

“主公!此举大善!”管仲有些激动道。

“一来,广储刍粮,战不废耕,则耕不废守,守不废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