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1310 女人,是不被允许犯错的(2 / 3)

年(也有认为是1943年11月12日),希特勒为了纪念托特博士,特设立弗里茨·托特博士奖章,授予对战争有重要贡献的发明和创造。

显然,凯蒂夫人所说的“受人所托”,一定不是指弗里茨·托特本人,而文件夹上的本人签名,更多的也是出于一种怀念。

很有可能,这个雄心勃勃的“宽轨铁路”计划,虽然被贯彻执行了下来,可失去了弗里茨·托特本人的大力推进,进度已远不如从前。这才有了女记者“受人所托”的特殊拍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大力宣传,引发国民的热情,为“宽轨铁路”计划注入新活力。加快整个计划的推进。

逻辑完全成立,细节毫无问题。

所以,凯蒂夫人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次特殊拍摄的导演是谁?”

“莱妮·里芬施塔尔。”

“啊……”凯蒂夫人已经想到了;“所以你们的牢固友情始于共同经历的柏林奥运会。”

“是的,夫人。”女记者的回忆在目光中闪动。

1936年,柏林准备举办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台3年的纳粹党正如日中天,希特勒借此良机想把纳粹德国辉煌的经济、政治、文化、体育情景展示给全世界。

怎么展示呢?

最有力的方式当然是电影!

谁来执导呢?

除了莱妮·里芬施塔尔还能有谁?

为了确保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纳粹政权不惜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一次,莱妮·里芬施塔尔不仅集导演、编剧与剪辑等诸项重任于一身,而且统领着一支由43人组成的庞大摄制组。还提供了40辆专用汽车,一幢位于运动场附近拥有120张床铺的办公宿舍楼,一个电影器材库,以及一个可供300人进餐的食堂,专门供摄制组人员使用。

而莱妮·里芬施塔尔也没有让希特勒失望,第一次把奥林匹克圣火从希腊传递到举办地柏林!第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拍摄纪录片!第一次比赛时的慢动作!第一次从地面仰拍的镜头!第一次从飞艇向下俯拍的全景!第一次摄像机与跳水运动员保持同步!第一次轨道跟拍100米赛跑……

可以说,现在人们经常看到的体育比赛拍摄手法,很多都是当年莱妮·里芬施塔尔开创并流传下来的。

希特勒称此片为“对纳粹党壮美的无与伦比的赞颂”。从这两部影片后,莱妮·里芬施塔尔被欧洲媒体称为:第三帝国的电影天使!成为纳粹德国著名的一个符号!

二战结束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