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12章 此路不通(2 / 7)

远来看,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

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粮食肯定还能收回来,从而达到他之前承诺的“国不加赋而民用饶”的目标。

慷慨陈词这个天赋效果,确实有用。

楚歌能明显感觉到,一些官员被他驳得哑口无言,而高高在上的皇帝,也颇为动容。

于是,皇帝十分感动,并当即拍板,将王文川罢相。

楚歌的第一次变法尝试,就这样非常悲催地在第一年就夭折了。

……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楚歌有点怀疑人生。

“不对啊,我计划得挺完美的,怎么结果还不如王文川原本的方案呢?”

在楚歌看来,他改良后的青苗法可以有效预防官吏强行摊派的问题,而且,应该也不至于造成国家的财政危机啊?

他发放的是免息贷款,又不是搞慈善白送。

既然是贷款给农民,那以后农民会还的啊?

怎么就变成损公肥私了?

楚歌意识到自己改良的青苗法肯定还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所以冷静过后就沉下心来,从头开始,认真分析。

而最佳的切入点,就是御史台的那些人攻击自己的说法。

“这些官员们,攻击我的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点,认为我给国家带来了损失,各地的仓储都在快速下降。这样一来,未来一旦有灾害发生,就会导致救灾的粮款不足。

“第二点,认为我在给自己谋取私利。有人说我是在博取名望,也有人说我是在给朋党牟利。

“虽然这些保守派的官员会想尽一切办法攻击我,但他们的攻击应该也不是空穴来风,必然要打在我的软肋上。

“而皇帝本来对我如此信任,却在第一年就将我罢相……这说明他们的攻击确实生效了,让皇帝也不再信任我。

“也就是说,我的新青苗法在客观上,确实造成了这些后果?

“不对啊,这是无息贷款啊,为什么会带来损失呢?

“难道说……那20%的利息,是必不可少的?”

楚歌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豁然开朗。

他是个文科生,对经济学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所以在一拍脑袋想出无息贷款这个办法时,其实并没有什么经济学的知识作为支撑。

而此时他反思一番之后,突然意识到了,无息贷款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是不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