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2 / 6)

永平帝,三跪九叩后,没有一丝空闲赶紧到偏殿更换龙袍,前往慈安宫和坤德宫分别问安。

这几项进行的异常顺利,反正永平帝和太皇太后也不会起来勉励他以后好好干。

甚至连西门言君今天好像都很给面子,接受了楚牧的问安后,只说了一句“好做好做”并微微一笑后,便放楚牧离开了。

片刻之后,楚牧驾临为公殿时已经头戴太祖留下的冠冕,身着衮服,身后五百六十人的法驾卤簿(皇帝登基专用仪仗)。

文武百官近千人跪在殿前御道两侧,恭迎楚牧的到来。

不得不说仪式感真的很重要,换上衮服,配上仪仗再看着满朝官员跪在眼前。

其实楚牧还是那个楚牧,但他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一般的楚牧了,仿佛他真的是这个天下的主宰一般。

唯一让楚牧有些遗憾的是,此刻没有雄伟音乐的加持,如果现场能奏起前世那首很有感觉的《故宫的记忆》的高潮部分,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实际上音乐本就是宫廷礼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此刻就有千名乐师手持乐器跪在御道两侧。理论上他们此刻应该奏乐,但因为现在还在国丧期间不宜奏乐,所以他们实际上又不奏,就那么做做样子,这被称为设而不奏。

楚牧在御道之上缓步走来,按理来说此刻大臣们应该保持磕头的姿势,不能直视皇帝。

但跪在最前面的英王抬头了,他看着楚牧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这是发自内心的一抹笑容。

窦鼎之也抬头了,微笑着冲楚牧点了点头。楚牧猜到一定是窦语慢回家跟他讲述了自己的承诺,让首辅大人终于放心下来。

楚牧也默默回报以微笑,展示他的友好态度。不过当楚牧走过,窦鼎之脸上的微笑马上散去,恢复了严肃的神情,眼神中还闪过一丝冷意。

又走了两步,楚牧看到了跪在地上的孟达,虽然今天大家都穿的很类似,但孟达的身材实在很好辨认。楚牧想象里,孟达一定会偷偷抬起头,给自己报以微笑,虽然他每天都在那笑。

可偏偏孟达没有抬起头,楚牧甚至放慢了已经很缓慢的步伐,但孟达依旧没有抬起头,虽然他知道陛下就在的旁边……

楚牧沿着漫漫御道一路走到了太庙,郑义已经祭天归来等候在了那里。

即使今日阳光明媚,但太庙里依然给人一种阴森肃穆的感觉,或许这就是太庙应有的感觉。

在郑义陪同下,楚牧缓缓走入太庙烟雾缭绕的正殿,一进门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