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六十七章 策略(2 / 3)

“不建成,怎么示范?”

“示范什么?我们示范的难道是工程本身吗?我们正在要‘示范’的,是当地人能从工程中获利,是他们不怕核弹,是他们愿意让我们用核弹来建设!”

“只要多卡村的人能看到这一点,就足够了,至于工程什么时候能建起来,重要吗?”

“还是拿拆迁来做例子,拆迁区的人在乎自己的邻居什么时候拆吗?他们在乎的只是邻居什么时候能拿到拆迁款啊!”

青皓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开口说道:

“所以,我们只要把钱发到位,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你估计要多少钱?我得向上级汇报,评估一下资金压力。”

“一分钱都不要。”

张甫摇头回答道。

“一分钱都不要,你怎么让他们看到利益?”

青皓皱眉问道。

“给政策。”

“政策?”

“是的。”

张甫点点头,解释道:

“通天河项目是个大工程,其中涉及的交通、水运、清淤、基建、教育、甚至文化旅游等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变动,都会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变化。”

“但是,这些变革是有主次顺序的,上万公里的通天河路线,不可能在每一个聚居区都能享有同样的资源。”

“有些地区可能会依托河道基建发展旅游,有些地区可能会有泥沙、建材业发展,有些地区可能会优先启动农业----这都需要资源和政策。”

“而没有资源没有政策的地方,就只有一条光秃秃的河道。”

“你觉得,这两种情况下,居民所收获的利益会一样吗?”

青皓缓缓摇了摇头,这一刻,他无比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和张甫的差距。

他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是那些带着恶意的评论人员口中典型的“小镇做题家”,虽然成绩一直很好,也凭借着努力的工作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甚至参与到这个国家重点项目中,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职责。

但是,对于政策、对于宏观的理解,他依然先天不足。

如果不是张甫现在说出来,他根本没办法把政策上的利益和当前面临的困难联系起来----并不是他的智慧和经验不能支撑他进行这样的思考,纯粹是.......眼界的局限。

停顿了片刻后,他开口说道:

“所以,我们要提供给沿线民众的是一个远期的期待,而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