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三十三章 建立通道(2 / 3)

其实,这一天的实验下来,作为BCI项目组中最核心的成员,她的心里也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平静。

对一直顺风顺水的BCI项目组来说,这次的挫折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明明模型已经无限趋近于完美,明明样本实验都没有问题,明明理论都已经得到过前期的验证了。

可为什么,就是不行呢?——

倒也不是说完全不行,就是“行”的概率太低了。

不光是她,也不光是陈力,甚至连朱轩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程序出bug了,一整个下午他都在逐个模块排查测试代码,但最终也没有发现问题。

“会不会是人的问题?”

犹豫了片刻之后,楚雅开口问道。

陈力摇了摇头,回答道∶

“人没有问题,他们的神经通径建立都很顺利,包括脑活跃反应和反馈区应激反应都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他们明明具备所有BCI技术适配所需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怀疑是不是人有问题,实际上是不客观,也不科学的。”

“现在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我们的数据传输模型还不完善,数据库无法支撑对特殊人群的输出。”

“想想可能性也是不低的——之前我们的测试人群,要么是年龄小,要么就是从事相对基础性的工作,整体来说,他们的大脑开发程度-——准确的讲应该是利用率,要比科研人员小的多。”

“我也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影响实验进程的那个关键点,但无论如何,我们得想办法验证一下。”

“明天我打算先拉已经进行过初筛的人员去做个TMS-TDCS联合检测,看看他们的脑子到底跟正常人有什么不同……”

听到这里,楚雅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这话说得挺恐怖的……要是查不出来,你岂不是还要宰一个解剖出来看看?“

”那倒不至于——如果查不出来,我就自己上,感受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陈力也跟着笑了笑,不过他说出来的话却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

但楚雅却没有反对。

实际上,她自己也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侵入式BCI传输技术的危险性其实并不高,真要算起来,综合风险可能还不如去做一次脑核磁。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而且又与遇到问题的被试人群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自己上去试一试,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那我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