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五章 章邯偷袭义军败北(3 / 7)

英雄问鼎 任淮浦 6470 字 2022-06-13

加官进爵,后退者格杀无论!”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章邯率领的这十几万工匠都是常年从事体力劳作的人,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年富力强,又极其剽悍的青壮劳力。他们为了自由,为了高官厚禄,为了能及早回家,就不得不大显身手了,于是个个暗下决心,一定要风光一回,准备把这些年来的离家之苦、思家之怨都要在今晚发泄出来,所以他们都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章邯看到大家信心百倍,就率领他们来到了义军的宿营地旁,再将人马分散开来。章豨在左,章渠在右,从南侧逐渐对义军形成半包围之势。而章邯和章平停留的地方正好是一个大堤状的突起的地带,若是从这里向义军的大营发起冲锋,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也很容易将大营分割成两部分。左侧的一方估计有十万人,这是义军的主力部队。这一方就由五万中尉军和五万骊山工匠一齐包剿,双方的人数正好差不多。而剩下的二十万义军都在右营,这部分人数虽然多,但战斗力较差,就由章平和章渠率领五万人从西向东进攻,义军若是失败后就会向东面溃逃,这样的布阵和进攻方式都是章邯根据地势的狭窄和长短状况而临时做的决定。

黑夜像死亡了一样沉寂,而秦军像是从地府中放出来的魔鬼,他们在悄悄行动。就在这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们已经将各种桥梁推送到了戏水边上,有的人已经在偷偷地搭建便桥了,他们让所有的弩兵一齐来到戏水沿岸准备,秦军有蹲射、立射、脚弩射、机弩射、车弩射,一切准备完毕,只等丑时一到就发起进攻。时间一分一刻地过去了,军事家说‘时间就是生命’。杨熊和司马夷在大营里密议到半夜,就严密地注视着计时辰的漏壶。

漏壶也叫箭壶,这是专门制造出来的一种留有小孔的陶制壶,先把水注入里面,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所以叫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这种计时方法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故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到箭壶里,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丑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