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二章监察御史(2 / 3)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211 字 2022-09-30

司中,盐课节节升高,从最初的三百万块,增长至如今的八百万块,其中淮盐占据了一半份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长日趋缓慢,似乎已经到了瓶颈,难以提升。

而锦衣卫却私底下调查,江南地区的私盐与官盐价格依旧相差悬殊,约有三成之差。

由此一来,私盐的规模是官盐的数倍,都入了他人的口袋。

没办法,这就是改革不彻底的后患。

当初为了尽全力北伐,对于盐课,只能从大方向开始改变,把总商纲引纲引变更为票盐,更快的募集钱粮。

人还是那些人,只是换了条赛道。

弊病丛生,几乎全盘继承。

一路顺河而下,洪波涌起,运河两岸层林遍染,一派可供人吟咏一番的秋风萧瑟之景。

可惜,朱静是个粗人。

他一身鱼白棉衣,仿佛个公子哥,带着两三个随从,在扬州街头闲逛。

在江苏省建立后,扬州就成了其首府,因运河而削减几分声势的扬州府,又重新振作起来,繁华不减当年。

冬日的点点雪花,在扬州竟然成了景色,薄如纸的一层积雪,在瓦片上待不到半日,就成了雪水,从屋檐直接流淌到街面。

以至于朱静行走不久,脚底就已湿透。

而道路上的行人不减反增,冬至日临近之故,城内日趋热闹,大张旗鼓采购的豪奴更是不计其数。

“江南富庶,而盐商们又是最豪富的。”

朱静看着一座座朱门大院,不由得摇头不语。

票盐制虽然打破了盐商的垄断,但凭借着多年来的渠道,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大盐商们依旧占据了官盐一半的销路。

盐税改变很大,但又相当于没怎么改变。

盐商们依旧赚钱,只不过赚的钱变少了罢了。

所以,明面上赚少了,他们就想着从私盐捞回来。

毕竟每年淮盐课税四五百万块银圆,草里应该满意了吧?

朝廷是满意了,但皇帝却不满意。

“盐商们总是尽一切手段来捞钱,少赚就等若是亏钱……”

回想起皇帝临行前的话语,朱静脚步匆匆,不带有一丝的留恋。

等到他抵达酒楼包厢,锦衣卫千户楚原,就已经等待多时。

身体略显单薄,眉眼间颇有几分圆滑,衣裳是一件上好的棉衣,肤色较白,像一个商人。

朱静知道他,此人在山东勾连榆园军,以及大量的土匪,从而为决战赢得了先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