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2章 奇妙之法(2 / 3)

在心里。

好吧,谁叫你是我老子呢。

“朕曾对人说过,朕只与百姓共天下,可谁也知道,朕也离不开那些士子。”

“无论天下治理,还是辅政,都离不开他们。”

“如今朕放言在外,如今清理了一大帮人,只怕士子也寒了心。”

朱桢道:“这好办!让天下人都读书,人人是士子。”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大的口气!

天下人都读书是好,你以为书那么好读。

十年寒窗,也只能读懂那几本书,能写点文章懂一点道理而已。

“父皇,儿臣可以让天下人都读懂书!”

朱元璋听他说得认真,不禁讶然,难道他又什么奇妙之法。

如果真有,那就是划时代的创举,可列为圣人了。

毕竟圣人也教不了天下人都读懂书。

朱元璋瞪大眼,不敢相信朱桢说的是真的。

“天子驾前无戏言!”朱元璋提醒他不可胡说道。

朱桢打趣道:“都说君无戏言,先前父皇还不是拿吓唬儿臣。”

“所以朕让宫人都退下了,就爷崽两人,当不得真。”

朱桢笑出声来,有时朱元璋也那么可爱。

“说说看看,如何让天下百姓都读懂书!”

朱桢道:“办法很多,我见当今的书无论四经还是大学,都有很多缺点,那就是整文从头到头字字连惯。”

“儿臣发明标点符号,把句和句之间分开,这样读起来简单易记得多。而不让费透脑筋。”

标点,其实在古代已有应用,但用得极少,而且符号很复杂。

很多文基本上不用。

这让人读起来,很不方便也增加了很多难度,文也很难理解。

所以读书人都是死前,并不理解的更多。

所以书难读。

“标点符号!”

朱桢道:“是!”

朱桢说时,拿起徐达的奏逞道:“父皇请看,徐叔叔这文从头到尾没有隔开段和句,看的人得明白其中意思,再决定哪里是一句。”

“如果写文时用符号就断开,一句为一句,读起来更易懂。”

朱元璋看着龙案上奏逞,仔细思索。

他读的书并不多,读书的难处,他也有深刻体会。

但如果依朱桢的想法,进行标点断句,用段落,确实看上去要易懂得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