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五十四章 希腊没有哲学,只有不断的复读(1 / 3)

他们说的这些话,郭康基本上都是认同的。在他看来,大家说的其实都有些道理,引经据典时也没用错。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各方相互博弈的,一个人如果有些超过周围人的特质,那么肯定就会想要更多。尤其是这年头,读过书的人基本上人均觉得怀才不遇。哪怕是女人,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之后,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郭康至今还记得,教会里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们,研究和批判程朱理学的时候,抓住的一个着眼点,就是理学家过于偏袒妇女,对她们寄予过高的期待,总是觉得能够通过教化,让她们遵守社会规则。但实际上,教育的水平越高,书看的越多,这些人的欲望和野心就会越强烈。

然而,理学家们人均好为人师。自己的哲学水平不怎么样,却天天想着教化这个,教化那個。但人的本性是不可能这么改变的,所以最后,他们肯定会自己毁灭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话也不算错就是了……

不过,理学家喜欢说教化,与其说是他们的某种特性或者创新,不如说是孔夫子以来的惯性。可能是因为本身就是开学校的,所以这些人已经习惯了万事不决说教化,都形成路径依赖了。

但是,不教育的话,目前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希腊哲学家们,其实也拿不出好方案来。

之前狄奥多拉说的,就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意见。在这方面,她确实没有故意偷换概念或者掺私货。只不过,基于这个观点,柏拉图提出的结论,她就没有说出来了。

按照《理想国》的记叙,这个理念最后推导出的结论,是应该取消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解散家庭关系,男女之间完全自由组合。所有儿童也都归公有,由城邦统一抚养,不用关注孩子的父母究竟是谁。柏拉图认为,这应当是社会发展到最后,最为完美的形态,理想国或者说乌托邦,就应该是这样组织的。

这个结论,郭康没跟着老师学习希腊哲学的时候,就已经很熟悉了。在他之前那个时代,要求家庭解体和社会化抚养,也是很常见的声音。虽然在那会儿的人看来,这应该是某种很先锋、很进步的观念,但其实它们一点都不“新”,也就比孔老二晚一点……

对于反对者来说,理由也很好找。毕竟希腊人乃至整个欧洲人,其实都没搞出多少新东西。折腾了两千多年,还是这一套理想在来回换皮,让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翻来覆去地论述,这创新性还不如理学家——人家至少更能编。

可以说,从本质上来讲,欧洲是没有哲学的。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