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八章 有一种东西叫青储(2 / 3)

知当日朝阳下孩子给我带来的震撼吗?那是一种力量,一种叫人心潮澎湃的力量。

至于后来的娃娃们念咏三字经,那简直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易弟,当初来你庄子的时候,现在想想,晃若昨天啊。”李成器说一句。

李隆基看过去,大哥你啥意思?你是先来的,可是我是皇帝。

“是啊,大哥对庄子多有帮衬,若非大哥帮忙找门路,弟这庄子,卖个酱油都不易啊。”

李易也十分感慨,人生就是这般奇妙,能遇到贵人,省却许多麻烦。

而且这大哥、三哥并非是贪图钱财,就是想在庄子上玩儿。

“叔叔,这东西猪能吃么?”王皇后发现只有马牛羊的配料比,没有猪,遂问。

“嫂嫂,猪我不赞成给青储,非是不能,而是对民生无益。”

“马牛羊饲养,多是富贵人用与食。”

“青储所需人力与地方多,寻常人家养猪量少,不如割猪草。”

“到冬日,猪就杀了。”

“我给出马牛羊的是掺料比,想要大规模养猪的人知道后,自然会储备,然后琢磨放多少。”

李易从养猪人的实际出发,不建议让所有人都搞青储料。

就像不能随便一个农村人家就逼着建沼气池一样,结果建了,用不上,白花钱。

“李东主,有人可用,有人不可用?”姚崇说道。

“当然,县与县不同、村与村不同、人与人不同,搞一刀切,岂不是不辫是非明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一县邻水,养鱼可活,一县内陆,无鱼可养,朝廷一纸令下,众县皆养,内陆县当民不聊生。”

“一人体壮,可用其力,一人体弱,可用其智。”

“故,挑担者与织竹者皆为生计,却不可一令命其皆挑担、织竹。”

李易讲解行政怎么落实到地方,甚至到每一个人的头上。

这才叫安民、抚民、教民、养民。

多么简单的事情啊,在他那个时代,网上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明白,谁要是一刀切,谁能被骂死。

但此时此刻说出来,众人皆惊。

姚崇直接站起来,双手作揖:“谢李东主所教。”

“老丈你客气啥呀,你又不是官儿,你家里的那点事儿,用不着这么干,快落座。”

李易起身把姚崇又给按下去了。

姚崇:“……”

我的家……挺大呢,我一朝宰相,我怎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