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06 产业布局,特殊情报!(1 / 3)

李不凡在国内的工厂,主要是生产口罩、卫生防护服。

看上去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但架不住站在风口上啊!

有句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更别说李不凡这样的提前布局风口的人了。

整个年到年,李不凡工厂的产品,根本不愁销路。

不夸张的说,无数人挥舞着钞票在工厂门口抢夺着刚生产出来的产品。

什么运输、交付等环节,压根都不需要李不凡去考虑,产品只要一出厂房,就立即会被人拖走。

那时候的流水线,和印钞机没啥区别。

虽然李不凡没有趁机发国难财,“低价”供应给国内口罩、卫生防护服。

但是他的“低价”,是相对于当时暴涨的价格。

如果按照李不凡在年购入的原材料和流水线而言,这个“低价”,依旧是让李不凡收获了数倍的利润的。

况且这样的利润也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口罩、卫生防护服的出口。

这么说吧,得益于李不凡关键时刻的“爱国”,他是第一批拿到出口资格的人。

对于国内“低价”供应的产品,对国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举个例子,一个口罩在国内卖的是华元,但出口就变成了镁元和鸥元。

这期间的差价,可又是好几倍,复数相乘,李不凡的利润可达到数十倍之多!

而且就是这样,李不凡的工厂在海外的名声依旧很好。

毕竟比起真正暴涨的海外资本家的产品价格而言,李不凡的产品,可谓是真正的“良心”。

更何况当时还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背景。

年到年间,这两年里李不凡就凭借着几十亿的工厂规模,赚了数百亿!

也正是依靠着赚来的钱,李不凡才能布局海外的产业。

所以别看李不凡的工厂规模小,但实际上赚钱能力可不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不凡的工厂都能算得上轻资产公司了。

即便是到了如今的年,口罩、卫生防护服等产品的价格回落,浪潮退去,暴利不在。

但李不凡的工厂却依旧维持着正常的运转,因为他并不是高价时入行,也不存在高成本的生产。

凭借着特殊时期打下的良好口碑,以及在海外看起来十分良心的价格。

李不凡的工厂与国内外签订了不少长期的供货合同。

哪怕是无法恢复到前两年暴利的时候,但这么大的产业规模和合同放在那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