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八四章 实战演练(2 / 4)

1“农夫盔”啊。

不过,董书恒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耿嘉他们抄袭的,因为英国人自己都还没有钢盔呢,钢盔是在一战的火炮洗礼下才产生的玩意儿。

“耿嘉,你们为什么把钢盔设计成这个形状?”董书恒问道。

“总统我们一开始制造了好几个款式,但是用我们的火炮做实验,发现这种形状下,对炮弹破片的防护能力最强。”

“您看这头盔中间实际上很浅,就是为了减小圆顶的弧度,增加倾斜度,这样流弹滑开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总统,这个样式也是有出处的,我们的一个设计师在一本明朝的装备图谱上看到了明军神机营用过一款头盔,就是类似这个样式。因此就试着做了一顶,没想到效果很好。”

“明朝?看样古人的智慧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看。”董书恒感叹道。

“老耿,这种钢盔你们先做两千顶,送到部队用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暂时不要大规模地生产。”董书恒交待道。

钢盔这种东西主要是用来防止火炮破片的杀伤。现在董书恒的敌人基本上装备的都是实心弹滑膛炮。

对于实心弹,再厉害的钢盔都没有用处。所以董书恒对钢盔这东西的需求并不急迫。

只不过,武器装备都需要长时间的检验才能顾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早一点研发出来,就能够早一些成熟。一步领先就能够步步领先。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董书恒才让兵工厂开启头盔的研制工作。

说完了头盔的事情,董书恒带着一行人在兵工厂的食堂蹭了一顿午饭,下午他们还要赶到新建的演习训练场。

这块训练场靠近海边,占地有上百平方公里。不过这里大多是难以改造的盐碱地,用来建训练场也算不上浪费。

训练场中模拟了各种地形,方便士兵们了解各种地形条件下的作战要领。

训练场的中心有一个人造的土丘,土丘中间是一个高达二十几米的堡垒式的塔楼。

顺着楼梯,董书恒一行人在作训部部长马宗武的引导下上了塔楼顶端的指挥中心。

这个指挥中心,主要是方便观察演习现场情况用的。塔楼上通过旗语与战场上的演习部队进行沟通。

由于距离太远,旗手都是通过望远镜观察旗语。

“马部长,开始吧!”董书恒下令道。

“是,总统。”马宗武领命,接着对一边的旗手喊到,“演习开始!”

旗手立即用旗语将命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