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三一章 第二个“三年计划”(2 / 5)

圈建设。

五个钢铁基地分别是滦州、徐州、江宁、佛山和川南。

实际上在执行的时候超额完成了一个汉阳府铁厂。

这几个基地有些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还有的完全是从零开始建起来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们的规模上是参差不齐的。

但是有这几家钢铁企业打底,复兴军的钢铁工业基础算是建立起来的。

董书恒并没有垄断钢铁行业的打算,他还鼓励那些民间的资本开办钢铁厂。

大嘤帝国去年的生铁产量是380万吨。是弗兰西、普鲁士和美利坚的总和。

而复兴军的生铁产量,在去年年底之前已经超过了200万吨。

虽然跟大嘤帝国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复兴军有一个大嘤帝国没办法媲美的优势,那就是拥有一个广袤且资源丰富的本土。

在当前来看,本土的那些铁矿和煤矿已经足够复兴军自己开采的了。

现在跟后世那种动辄上亿吨钢铁产量是没办法比的。本土的那些铁矿产地足够使用了。

复兴军生铁的产量增加的很快,尤其是民间资本加入钢铁冶炼之后,积少成多,让钢铁的产量增长的很快。

而且,董书恒现在大搞建设,钢铁的销路根本就不用愁。

这个时候资本的逐利本性就会彰显出来。

董书恒相信,在下一个三年计划完成的时候,复兴军的生铁产量一定能够超过大嘤帝国。

到那个时候,即使是他们真的组织一个欧罗巴联军过来。董书恒也有一战之力。

越是到近代,战争中工业实力,尤其是制造业能力所占有的分量就越高。

在巨舰大炮的时代,一场海战下来可能就要消耗掉数十万吨的钢铁。

打仗拼的就是资源以及生产能力。

二战时期,**的潜艇击沉了几千万吨的船舶,但是漂亮国的生产能力比**潜艇的效率还要高。

与其说**是败在盟军手中,不如说是败给了漂亮国的制造业工厂。

除了钢铁工业之外,董书恒还建立了几个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这些工业基地由一个或者几个大的府县组合在一起。

通过轻重工业搭配,上下游产业集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这些工业中心很容易就能够起到一个带动作用。

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但是董书恒却是知道。在那个就连乡镇都建设工业园区的时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