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四章 十万民兵(2 / 5)

决土地与人口的矛盾。后世有数据说明,太平天国起义以前中国有四亿人口,而太平天国以后中国只剩下一亿多人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最终又这么通过毁灭的方式来解决了,这才造就了所谓的“同光之治”。

“农业部不仅仅要扩大农垦公司的农场数量,还要注重农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我之所以要成立这么多农场而不是把地租给佃农,就是为了通过规模化种植提高效率,提升农业产量。而且我们农场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大面积地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场土地的使用率。”

董书恒继续补充道:“农场不仅仅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还可以开办一些加工厂,解决职工就业的问题,等我们的大牲畜还有农业机械普及了,以后肯定不需要那么多农场职工直接进行农业生产。我希望每一个农场都能够作为一个核心,不仅自己发展好,还能够带动周围的农村发展。”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今天的农场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及民兵管理问题。我们的农场以后都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农场的职工即是工人,又是军人。他们平时正常生产,一有时间就要参加军事化训练。按照农场的大小,分为团级农场和营级农场。以后每个农场场长负责生产和行政管理,团长或者营长负责军事训练和领兵作战,以及农场的日常治安和防御。团级农场至少要有民兵1000人,营级农场至少要有民兵300人。农场的军官和军备由武装部统一安排,军官要定期轮换,轮换之时要通过武装部的考核。场长由农垦公司安排,同时也要定期轮换,轮换之前全部要通过审计部的审计。”

“总统,那这样岂不是要有七八万民兵了!”刘明远震惊地问道。其他人已经震惊的不敢问了。

“诸位都是我淮海的老人了,刘叔是担心我我们步子夸得太大,实在是时不我待啊。太平军的北伐部队已经渡过黄河,西征军也包围南昌,上海的洋人吵着换约,不知道啥时候就又把军舰开进长江了。我们现在这点实力能够自保吗?现在台北、高邮的工业园区渐渐形成规模,可以预见将会带来海量的利润,到时候清廷、发匪都会把我们当成肥羊。那时如何自保呢?”董书恒语重心长地说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阵沉默,大家现在都在淮海一条船上。这艘船自然是越大越好。

“总统,你说吧,大家跟着你干,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就现在让我跟你打到北京城,我也敢!”年轻气盛的刘青南说道。

老刘瞪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董书恒摇着头笑了笑:“没有那么严重,我么发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