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六百一十三 突然离谱的李文音。(3 / 6)

一开始,或许只是普通音乐爱好者们的互相评论。

但很快,一些资深的古典乐爱好者,或是一些音乐系的学生们开始入场。

让很多的观众更是眼前一亮。

“而且你们发没发现,这些作品中,铜管乐与木管乐的运用真的是神了!”

“对对对!而且李文音将其他乐器与管乐对比对抗的手法是真的妙。”

“《女武神》里长号圆号与弦乐的巧妙互衬,《自新世界》里,铺陈简朴的布局,却格外突出了这种对比,比如一开始铜管主导,弦乐跟进,随后木管清扬的声音再度引发铜管主导的合奏。”

“虽然我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随后,讨论的东西虽然在大佬面前显得有些可笑,但依旧是越来越深。

“我觉得李文音那个奇怪的和弦,好有意思啊。”

“确实,如果说《尼伯龙根》的作曲手法是【大雅】,那么稳重朴实却真情满满的《自新世界》就是【大俗】作品之中的传世名曲。”

“你们只听了李文音的选段,但网上已经有全篇了,我刚听完!”

“卧槽?我去看看!”

“去吧,真的NB,这首《自新世界》里,蕴含了很多国外的民族元素,比如黑人灵歌,对比后面攀升的号角,有一种悲剧性的抗争感!斯拉夫民间舞蹈之后跟随的捷克舞曲也是真的太秀了!”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曲子,当真是诠释出了一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是啊!说实话,本来只听《自新世界》的话,像是在写老美,但和《尼伯龙根》里对资本的批判一对比,我踏马直呼细思极恐啊!”

“对啊,尤其是在出现了印第安民族旋律后,我简直直呼坏B。”

网友们热切的讨论着。

而不知道是谁,放上了一段外网看到的评论,再一次引起了一阵狂潮!!!

来自于全球国际音乐家协会的成员们共同发布转发的一条“非官方”性质的夸赞。

协会的成员们,有顶尖的音乐家,有知名的制作人,更有很多音乐类期刊杂志的主编!

夸赞其实并没有直接点名点姓的夸赞李文音。

只是放出了一波欣赏推荐而已。

《一生必听的十首交响乐》!!

其中列出的作品与作者,无一不是如雷贯耳之辈!!

【一,扼住命运的喉咙!!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