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611 哥窑的来历(1 / 3)

看着老杨,拿着那四只茶碗,盘个不停。

陈睿也只能在旁边急的,直搓手。

虽然他现在关于瓷器鉴定方面,比起以前已经是大有进步了。

但真要碰上这种高端局,他还真是只能抓瞎。

虽然他知道这几只茶杯,肯定是好东西。

但具体是什么,好在哪里,他还真说不出。

没办法,谁让他是半路出家呢。

老杨这会儿拿着放大镜,仔细的看了好半天。

然后终于抬起头,长长叹了口气,看着他脸上也强压着的喜色。

陈睿就知道,这次肯定是稳了!

“老杨,这四只真的是……”

“没错了,就是哥窑的瓷器!”

老杨斩钉截铁的说道,陈睿更是激动的用力一挥拳头:“yes!”

“首先,看胎,哥窑的起源就是龙泉青瓷!”

“这种瓷器,最开始是面向民间的,所以瓷器的胎质非常厚。”

“这和其他的南方系的瓷器,就有着很大的不同。”

“你比如咱们这间饶州窑的青白瓷缠枝纹梅瓶,这瓷器的胎壁就非常轻薄。”

老杨这么一番比较,陈睿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没错,这胎壁确实非常厚,倒是和那磁州窑的胎很像。”

伸手拿起一只茶杯,沉甸甸的,陈睿感觉老杨说的很有道理。

“其次,就是这胎釉,和建盏一样,胎釉非常厚。”

陈睿也点了点头,确实这茶杯的青色釉非常厚,而且散布也并不均匀。

最关键是这釉色,并不像其他青瓷,那么温润油亮。

反而有一种麻麻赖赖的感觉,但是和他们前些天挖出来那只弟窑的青瓷碗又不一样。

弟窑的青瓷碗,外面也是麻麻赖赖的,但那时釉料里面有矿物质没有被烧化,形成的小点。

而这哥窑的青色釉上的麻麻赖赖,则是釉色下面的小气泡……

“喏,你好好看看,这据沫攒珠,就是哥窑釉下气泡的特色。”

老杨把放大镜地给陈睿,然后又给陈睿讲解了什么叫做据沫攒珠。

说的就是这青瓷碗釉下,那看起来麻麻赖赖的小气泡。

“……你看,他这釉下的气泡,呈球形,而且很密集,这就是哥窑的釉下的特性……”

老杨指着放大镜里能看到的釉下气泡,给陈睿讲解到。

陈睿看的也是频频点头,这些气泡,就是让这哥窑的青釉不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