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三章,人口、生产、贸易(2 / 8)

成功了,职级会按照新产业的管理者的身份,有对应的上涨。

但同样的,这产业,不管是餐馆、小便利店、或者是工厂,其所有权是属于国营了,但会发一定的分红。

说白了,这像是在个大企业里面觉得有个项目能开展,然后向老板、向管理层提交了个项目报告,通过了就开干。赢了升职加薪、还拿期权,输了公司亏钱、个人担责降职。

而且要是就摆个摊的话,那也不需要什么特别高的级别才能做,失败了惩罚也不会很大,扣掉津贴就拉倒了。

另外,奥赛娜也开了另一个口子:创业也可以用自己的资金,那么担保这事儿就不需要了,失败了也不会降级,亏自己的钱;成功了,职级会有提升,赚钱也归自己。

这也就相当于在主体的公营、计划经济之外,又开了个私营经济的口子,以增加经济活力。

目前,既然是鼓励,对于职级担保、申请创业资金这事儿,条件比较宽松,低职级的,有好想法,或者是符合生产部制定的产业发展方向的,那都能比较容易的拿到创业资本,输了降级幅度也不会太大,而且一般在产业部指导下,多数还是不会亏的。

在工厂、建筑工地旁边,搞个小饭馆、甚至是做个合成淀粉块的加热摊,一般来说肯定亏不了。

未来,等到觉得某个方向的发展够了,甚至过热,或者亏损比较多……总之,出状况了,那就收紧申请的口子,抬高门槛,加重担保惩罚。总之,是有个调控手段的。

总的而言,在双城中,还是以集体国营经济为绝对主体,辅以私营经济增加活力,增加就业。

目前,按照‘税币’来统计,双城的每月总产值,大约能达到八万税币。这里是新联盟的绝对核心区域。

而其他区域,加起来总计能有个五六千税币就差不多了。

而除却双城,目前规划出来的中央行省、中北行省、高塔行省的其他地区,那些保留着的小型聚居地,包括垃圾镇在内,也在向双城的体制去改造,主要产能也是落在消费品,保证人口的基本需求上。

但那些小聚居地,生产效率就完全没法保证了。

这些地方加起来有着上百万人口,人口上可能跟双城差不多,但总产值可能只有双城的7%左右。

对此,奥赛娜后续的规划,是要继续从这些地方,继续迁徙人口,进入到卫兴城,扩张工业人口。

另外,从卫兴城和复兴城的一些生产资料工厂,会投放各类生产机器。比如生产出来的农机、工程机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