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42【大同分田论】(2 / 4)

王梓钧 3335 字 2021-09-08

,学过四书五经那种,多到完全没有职务来安排。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不信天下大同,做事也经常不守规矩。我认为,应该把白鹭洲书院,改名为大同书院,专门给守规矩的读书人上课,结业之后再分派职务!”

李邦华立即说道:“我同意办学传授大同思想,但白鹭洲书院不能改名,否则定会激起士子的抵触。”

“书院名字就不用改了。”庞春来也说。

“那便不改。”赵瀚笑道。

但凡是正经读书人,都对白鹭洲书院有感情,那可是出了文天祥等诸多先贤的地方。

陈茂生只能坐回去,他戏子出身,思想特别激进。

赵瀚想了想:“我来做书院山长,但只偶尔过去讲课。李先生为书院副山长,也是有空过去看看。陈茂生为司业(教务主任),主管书院的具体事务。对了,那位王知县,在乡下转了一圈,回到府城有些别扭,也让他去书院做教授吧。”

“哈哈哈哈!”

众人发出一阵哄笑。

原庐陵知县王调鼎,愿意从贼,又不愿从贼,扭扭捏捏很不爽利。

但是,王调鼎和欧阳蒸共同执笔,写出一篇理论性文章——《大同分田论》。

切入论述的角度非常刁钻,源自《老子》那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啥意思?

地主不断兼并土地,属于人之道,是人性的必然。赵瀚主持分田,属于天之道,是在替天行道。能以有余而奉天下,可以称为“有道者”,赵瀚及麾下官员便是有道者。

这篇文章写得很玄乎,普通小民根本看不懂,但对读书人却非常有说服力。

那些得到了好处的底层士子,更是对《大同分田论》推崇备至。有了这篇文章,他们就彻底放下心理负担,高高兴兴跑去分田,因为分田是奉天道而行事。

陈茂生喊出的粗俗口号,专门针对普通百姓。

王调鼎、欧阳蒸的文章,专门针对天下士子。

可惜,两人把文章写出来,都不敢署自己的真名。一个化名王范,一个化名欧震,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

王调鼎、欧阳蒸都是神童出身,前者十一岁为廪生,后者十三岁为廪生。果然肚子里是有学问的,赵瀚看了文章非常满意,亲自给他们做推荐人,把两人都吸纳进大同会。

而那篇《大同分田论》,所有大同会成员必读,最好是能够全篇背诵下来。

搞出这么大动作,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