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三十三章:年后(2 / 3)

山涧闲农 秋刀煮鱼 2129 字 2021-07-27

鮡,这是陈放作为瀑布渔场股东的出资。

瀑布渔场55亩鱼池,每亩要养七千多条。如果都是一二两一条的,那可能还行,但也容易出问题。

更何况陈放想将爬鮡养到至少4两以上再出售,那需要的养殖面积,就更大了。

不仅瀑布渔场面临养殖区域紧张的问题,小竹沟这边同样如此。

陈放在瀑布,那边没有手机信号。

周柏在老宅这边等了陈放好久……

“爸,叔。”陈放回来的时候天就要黑了。

“这样的,我们和周柏商量好了,用云山茶业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再建一个渔场。”陈爸说:“现在申请贷款,等建成,最快得五六月份了。到时候你们这边养不下的爬鮡,就交给我们养。”

“嗯。”陈放点点头:“舅舅他们不是说想养鱼么?”

“你小舅舅想养鱼。我们昨天还去镇上问过,但你小舅的资金太少了……修一条路过去,都够呛。”陈爸两手一摊:“你小舅在卖车,卖房子了,只等我们这边的消息就再去申请。至于你大舅和二舅,他们拿不出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他们咋想。”

昨天他们是一起去镇上问的。

陈放当时问大舅他们,究竟是不是真的准备养鱼。大舅半开玩笑半认真,说是:生态鱼塘的造价太高,真想养,能不能借一百几十万嘛。

陈爸当时就郁闷了。

他们自己还缺钱呢。

如果不是差钱,资金不够,陈放这边也不会让出爬鮡。

小舅是真准备养鱼,他的两台大车已经挂出去卖了。还有他们家刚给熊鹏买的房子,还没有装修的,也在联系房产中介准备卖掉了。

大舅和二舅确实拿不出太多钱,但他们家早就在城里买了房子。

大舅在城里更是有两套房子……

“你估计,每亩养多少尾爬鮡合适?”周柏看着陈放。

“我咋知道,我也是第一次养。”陈放两手一摊。

养殖密度这个问题,得实践。

杨教授那边养过爬鮡,有养爬鮡的经验,但那边养的少。

总之,要保证水的溶氧量。溶氧量足够,多养一些没啥大问题。溶氧量不够,那多养,就是找死。

每亩七千多尾,这个密度,真的有些高。养的又不是苗子了,而是商品鱼。还是爬鮡,这种需要溶氧量特别高的鱼。

第二天。

陈爸和赵叔叫上周柏一起来到镇上,谈新渔场的建设事情。

这又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