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71章 这还能唱京韵大鼓?(2 / 3)

很想接着往下听。

完全没有枯燥无味的感觉。

……

后台。

老郭听了都咋舌:“这调门儿真高!”

“跟你唱的完全不一样!”

余大爷分析道,“他的声音偏脆,也偏薄,按照梨园行来说的话。适合唱花旦。”

“回头可以给他指点指点!”

老郭点着头,“这孩子可塑之才,如果喜欢戏曲的话,可以教他几本,有机会去麒麟剧社唱一唱!”

“再培养一个票友!”

余大爷笑着说道,但这并不是开玩笑。

秦默又没有童子功。对戏曲方面的钻研,也没有多么凸显。

虽然这几段儿都唱得有模有样,可真跟那些戏曲演员比起来,是远远不及的。

舞台上。

观众的欢呼一波接一波。

周九凉夸赞道:“您这嘴真利索,刚才那几句真好听!”

“得了不大点儿的病~”

秦默又哼了一句,这次声音放到了很轻,就跟自言自语似得,唱完后自己还美滋滋的回味着,“你们听。这俏皮的腔,大舌头唱不了这个!”

“嗐!”

周九凉笑道,“那是来不了。”

“刚才的是刘派。刘派京韵讲究的就是调门儿高!”

在大家普遍都接受了这个设定后。

秦默却又话锋一转:“但是他也有例外,比如说津门有一位刘派京韵的名家,侯月秋先生。他的调门儿就低!”

“哦,低?”

“按说,都得在这儿!”

秦默举着手,跟自己头顶一般高的地方,晃了晃,“你想,张嘴都是这个——张昭献计妙非常,孙权密遣人过江~”

又亮了一嗓子。

这段儿出自京韵大鼓《赵云截江》。

很多观众猛的听着一嗓子,都没听清唱的是什么,唱的是哪儿段儿。

但后台的老郭,却是愕然一愣,惊诧道:“这段儿他也会啊?《赵云截江》。老唱本了!”

“是啊!”

余大爷却波澜不惊,“记得他刚来学艺的时候,我给他听过这个,但从没见他唱过,他也没特别来问过我,突然来这么一下。还挺感慨!”

……

台上。

秦默就唱了这么一句。

给观众听听,调门儿高是什么味儿。

因为这个不是他接下来的重点。

重点是要模仿侯月秋先生,于是接着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