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14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24)(2 / 3)

好吃得我惦记了一晚上。”

“酱香饼确实好吃,我连着吃三天了,都没吃腻。”

“老板,给我称三两酱香饼,我再去买碗豆浆配着吃。”

“这家豆浆没什么豆腥味,比食堂的好喝多了,哟,还有这么多花样啊!竟然还有咸口的?给我来一碗尝尝!哎——烧饼老板,给我烤个葱肉烧饼!”

“烧饼老板,给我烤个红糖流心的。”

“好嘞!”

这天收摊比以往更早,机械厂的上班铃还没打响,出摊前准备的面团全都做完了,馅料倒是还剩一点,但光有馅没有面还叫烧饼吗?

掐点赶来上班的机械厂职工没买到烧饼和酱香饼,幽怨极了:

“老板,这还没到上班时间呢,你们就收摊了?我还没吃早饭呢!想着能在厂门口买个烧饼当早饭,就多睡了几分钟,结果让我饿着肚子上班呀?”

本来就在后悔没多备几个面团的马春芳一听,懊恼得简直想以头抢地了。

回家路上直叹气:“谁知道生意会突然这么好啊,也没人来给咱家提个醒。”

徐伍一乐了:“你让谁来给你提醒啊?大家都是自发来的,看没看到老刘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怕是摆摊以来从没像今天这么累过。”

“累说明生意好挣钱多啊!我就喜欢累!”马春芳憧憬地说,“要是咱家烧饼摊能从早忙到天黑,一天能卖十二个小时烧饼,一个月下来能挣多少钱啊?”

“那不得累死你?”

马春芳睨男人一眼:“你傻啊,真的能卖十二小时不停歇,我不会雇人吗?咱筒子楼那么多下岗的,给点辛苦费好多人想来帮忙呢!”

这话倒是不假,有些人不是做生意的料,而且也怕担风险,宁可帮人打工卖劳力,也不愿掏本钱摆摊。

这也是为什么徐家的烧饼摊开到现在,来“抢”生意的寥寥无几,都担心卖不动,宁可跑东跑西找厂子、进工地,拿不了固定工资,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也好,总归心里塌实。

不过那是以前,这几天见老刘几个跟风摆摊后,生意居然也都不错,不仅在徐家的烧饼摊对面稳住了脚跟,没跟马春芳打起来,还拥有了一批来自煤厂、五金厂、钢厂的回头客。

徐茵寻思,这几家大厂的食堂工人大概在骂娘了。

虽说现在的食堂不是承包制,食堂工人和车间工人的待遇差不多,甚至因为有油水可捞,想去食堂的工人比想去车间的还多,争起来还真有可能挤破头皮。

现在因为她家带头摆摊卖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