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章 桥头鏖战(1 / 4)

一轮齐射过后,除了刺鼻的硝烟以及巨大的轰鸣声,给了巴伐利亚军队不小的震动之外,八名火枪手并没有再造成任何的,实质姓的伤害。这一轮齐射全部打偏。没有击中目标。毕竟,这个时代的滑膛火绳枪的精准度实在不敢恭维。而八名火枪手所组成的弹幕,也着实稀薄了一些。

不过已经足够了。能够起到一个吓人的作用,火枪手的作用已经达成。在硝烟未散尽之前,第一连的七十余名士兵已经逼近了桥头。

“准备!稳住阵线!弓弩手射击!!”对面,华伦斯坦这样大吼着向巴伐利亚士兵们喊叫着。在经历了之前那一轮,如同地狱一般的炮击之后,急切之间,他只能组织起大约五千名士兵。不过这样的兵力,固守桥头滩涂这一小块地区已经足够了。巴伐利亚士兵们被组成了半月形的圆弧阵列,手持盾矛的士兵们紧紧的靠在一起,将手中的盾牌竖起来,连成一片。手持长矛架在上面构筑防线,而在他们后面,是效法意大利人组建的巨盾弩兵。

说实话,这样的阵列守备能力的确不错。可远可近。对付轻骑兵一类的搔扰兵种算是克星。对付重骑兵,以及其他步兵兵种也有一战之力。身穿重型链甲,头戴锅盔的巴伐利亚士兵们,看起来是经过类似法兰西,勃艮第和德意志其余诸侯的军事改革的产物。战斗力比起落伍的征召农兵不可同曰而语。而固守桥头,三面合围,能够投入一线战斗的巴伐利亚军队,将会是诺曼人的数倍。也就是一个诺曼士兵要对付几个巴伐利亚士兵。局部的数量优势将会弥补战斗力方面的差距……至少巴伐利亚公爵亨利,还有他的高级幕僚华伦斯坦,以及许多的巴伐利亚贵族都是这么想的。而在对面,埃吉尔也稍微有些惊讶。原本他认为,对方的军队多半会在桥头列密集方阵迎敌。而那样的话,他的超长枪兵就能发挥攻击距离的优势,在对方攻击够不到的地方从容出枪刺杀。却没想到,敌人直接让出了桥头一块地方来,布置了圆弧形的阵列。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发展。在逼近桥头之后,阵列继续行进,仍旧是不紧不慢的。士兵们遭受三面袭来的弩矢,损失顿时增加了不少。而诺曼步兵们,也以飞斧予以还击。第一连在跨过桥面之后,便尽量扩散开来。

左右两翼的士兵向左向右九十度转身,而两角的士兵则是转身四十五度。这样严格的训练,阵列,使得诺曼新式陆军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便形成了能够与敌人对应的半圆形阵列。然而,总共六七十名士兵组成的这样的阵列,如果再继续向前近的话,就会变得太过松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