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二十八章 开疆拓土(2 / 3)

家祖朱元璋 颂史 2337 字 2个月前

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够担任户部尚书,而且入内阁,并且主持朝政,这对他而言,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

梦寐以求的事情一朝实现,让他甚至感觉有些不真实。

直到王景弘连凡提醒他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臣赵勉领旨谢恩!”

与此同时,正在任的户部尚书郁新,也得到了朝廷的回复,那就是准许他告老还乡,这让他也是松了一口气。

第2/2页)

说老实话如今年纪大了,精神不济,一边管着户部,一边还要操持朝政,当真是有些吃不消,当然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当今的皇帝有自己的一套班子。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郁新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要是不懂这一点,那也就不可能在朝堂之上立足这么长时间。

因此在这个时候挪个位置给后来者腾地方,不管对于当今皇帝还是自己来说都是好事,总比到时候被皇帝不喜,而被迫去职的好!

就是出于这种心态郁新再三上书请辞,如今终于获得准许,赐予他开国伯的爵位,这也是对他多年劳苦功高的肯定。

只不过这样一来,京城之中则是因为此事而起了一阵波澜,原因就是太过于突然。

正常情况来说,如今新皇登基这样的事情应该由皇帝来做,而不是朱元璋这个太上皇越俎代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有些不合规矩。

可是也没有人有胆子敢对朱元璋指手画脚,但是这样也同时带出来一个信息,那就是天有二日。

而新任的户部尚书赵勉掌权之后,便马上一改郁新的稳健风格,将朱允熥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奉为圭臬,尤其是对于新城颇为关注。

这样一来也在朝堂之上形成了新的风气,那就是凡事都讲究,推陈出新,如果你上的奏折之中连这样的话语都没有,那就说明你适合不了当今的官场。

可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下面的官员不再务实,反而是开始夸夸其谈,对于所谓的变革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为了迎合自己的上司而已。

都察院的御史发现这种情况之后连连上书弹劾,但是朱元璋都是留中不发冷眼旁观。

同时朝廷又发诏书,号召天下举子以上的读书人若是有意前往边关为国效力即可向当地官府报名,也可以自行前往边关,因为朝廷要在草原之上设立府县。

这消息传出来之后,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但凡读过几本书都知道,这自古以来,草原人跟中原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