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章:试探2(2 / 3)

慎成功上岸,张行之与吴峰还需要努力。

双方客气的打过招呼后,欧藏华悄悄的朝着刘正风得意的挑了挑眉,便领着三位好友进入芜园聊天去了。

刘正风见此,不禁苦笑一声,这些读书人的脑子,果然不是江湖人能跟上的。

刘箐对他们之间的话题感兴趣,也混了进来。欧藏华便让她坐在自己身侧,听着四个年轻人谈天说地,虽然听得不是很明白,但看着他们神采飞扬的模样,也是极快乐的。

中午时分,老师吴逊与山长蔡汝浦携手而来。

片刻后,衡阳学政南之灏、同知庄北海、衡阳知府易柏林也先后到来。

欧藏华与师长同门饮酒聊天,气氛相当愉悦。

第2/2页)

同知庄北海是衡阳本地人,喝了酒后,突然笑着开口道:“刚刚我来刘宅时,在街尾听到两个戏子对词...风和日暖好春光,桃红柳绿百草香。大傩神仙我不爱,要学织女配牛郎。过了一山又一山,丛林茂密遮日光。连理枝头比翼鸟,粉蝶成对映晨窗......当时我就在想,这是哪来的戏子,居然写出了如此朗朗上口的戏文。”

“哈哈哈...”此话一出,王慎、张行之、吴峰立即大笑起来,欧藏华则以袖捂脸,面红耳赤神情尴尬。

“这是??”庄北海看着四人,有些疑惑。

见师长们疑惑,王慎看向欧藏华,询问是否要说出来。

欧藏华则像认命一般,摆手表示王兄随意。

于是,王慎便把刚刚发生在外面的事情详细的讲述一番,众人听后,也是一阵欢笑。

对于文人而言,欧藏华这种‘因为被夸的不好意思而写戏转移话题’的行为并非斯文扫地,反而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可为美谈。

因为他写戏曲,不是为了讨好某人,也不是为了钱财,读书人的骨气依然在身。

“这戏曲,可写完了?”吴逊看着欧藏华,温和的问道。

欧藏华拱手回答道:“回先生,以构思完成,但尚未写完。”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写完吧!”庄北海大笑着说道:“我有些好奇,这部戏到底是讲的什么故事。”

衡阳知府易柏林看了一眼庄北海,也笑着点了点头。

“是学生在参考的路上,听一位武陵车夫讲得民间故事,曰《刘海砍樵》。”欧藏华见此也不推辞,他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将全版写出来。

为什么欧藏华会记得《刘海砍樵》?

因为前世他来自湘省农村,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