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百三十九章 学府学子心(2 / 4)

道果 战袍染血 3050 字 2021-06-19

般污秽,但终究多了些琐碎心机。在国战开始之后。其中气氛又有所变化,平时讨论的话题,也从单纯的学术之争,变成了对国战局势的猜测和争论。

和朝廷一样,国子监的监生们,对这次的国战,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此战太过突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但既然开始,就该支持;

有的本就对朝政有不少看法,认为内尚未安定,何谈攘外?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支持;

自江南而来的监生们,则觉得大瑞安稳几十年,国泰民安,不应轻起战端,徒耗钱粮不说,说不定还会将好不容易开创的安稳世道,给毁于一旦。

不过,江南监生的主张,却被来自北方的监生们嗤之以鼻,这些监生的家乡,时刻受到战争威胁,每年都有胡人寇关入内,劫掠一番,对北邻可谓是深恶痛绝,所以一听国战之事,立刻欢欣鼓舞,全心维护。

除此之外,也有如剑南道等地过来的监生,持着各种不同意见,有的主张深思,有的并不看好国战,还有人认为,应该先平息南疆、西南、西北等地的隐患,才好和柔罗人开战。

这些个看法,都有足以支持自身的论据,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出身、背景不同,造成的认知差异,进而诞生了不同的结论和看法。

国战尚且如此,对挑起国战之人的评价,更是五花八门了。

监生因为所得消息有限,立足视野也有偏差,所想所行,诸多判断,都是依据平时经历的事情,又或以道听途说的某些观点作为参照,他们并没有看出来,大瑞高层对此战早有酝酿,那柔罗人的崛起,也决定了中原、草原必有一战,只是时间早晚、长短的问题。

看不清楚这一点,自然就有人把挑起国战的责任和缘故,归结于邱言。

实际上,邱言之所以会出现在草原上,根本原因,是随团出使三水,而使团本身的使命,正是和三水诸部联合,为攻击柔罗人做好准备,由此也能看出,就算没有邱言插手,国战正式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因为视野和情报的局限,不少反战、主和的监生,无形中将邱言当成了挑起战乱的罪魁祸首,他们也都知道邱言的成就和地位,但每当前线传来死伤消息,还是忍不住黯然神伤,然后就要找一个目标宣泄,邱言无疑就是这么一个选择。

不过,不久前皇帝的一封诏书,使得邱言一跃成了国子监的官令之一,倒在监生中掀起了些风浪,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一部分监生立刻心潮澎湃,要与邱言辩论一番,来声张自己的观点,为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