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谋(1 / 4)

战隋 猛子 2980 字 2021-06-20

> ,!

八月十五,巨马河,卫府军大营。

圣主诏令姗姗?迟,封德彝和段达都望眼欲穿了,好在诏令内容与两人的意愿相符,这也算是安慰了。

圣主和中枢为何迟迟做不了决断?封德彝通过私密渠道获悉,有数个原因导致圣主和中枢核心成员在如何剿贼一事上生了冲突。

裴世矩的奏章是“导火索”,裴世矩说他已经迫使叛贼做出承诺,未来一段时间将主动困守飞狐,其意思很明显,等他西行回来再做处置,招抚尚未失败,外交是他的“势力范围”,谁也不能伸手捞过界。换句话说,裴世矩为了绝对掌控外交大战略,必须控制北疆局势的展,为此他假借招抚的名义实际来控制白贼,利用白贼来间接操纵北疆局势。

那么问题来了,白贼和这支反叛大军祸乱燕北,虽然的确会影响到南北关系,但受影响更大的是幽燕乃至整个北疆局势,所以剿贼理所当然是涿郡留守府和北疆镇戍军的职责,而不是裴世矩的职责,因此伸手捞过界的正是裴世矩本人。

对此裴世矩有所预料,他越权了,捞过界了,必然会遭到反击,如果卫府军重兵围剿,白贼不会等死,肯定要突围,要杀到塞外去,所以他在奏章中出严厉告诫,绝对不允许白贼出塞作战,如果南北关系因此而恶化,后果自负。

很明显,这是裴世矩为自己招抚失败而推卸责任。裴世矩本来有意在自己西行回来后再想办法招抚白贼,把这股力量转为己用,结果政敌们不买账,反其道而行之,非要剿杀白贼,以实现驱虎吞狼借刀杀人渔翁得利之目的,一旦造成不可挽救之恶果,裴世矩当然不会为别人的错误而承担罪责。

诏令迟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城外面来人了。长城里面遍布塞外诸虏的暗探,北疆任何一个地方稍有风吹草动,消息便会“长上翅膀”迅传到塞外。白贼“从天而降”,祸乱冀燕两地,断绝了南北走私的最大一条渠道,直接影响到了塞外诸虏的生存展,如此大事,焉能不在塞外引起震动?

第一个作出反应的就是突厥人,牙旗设在闪电河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也就是当今大漠牙帐始毕可汗的四弟,火派来了使者,一方面是打探幽燕的最新局势,一方面则是恳请圣主适当扩大南北贸易,以此来试探中土在南北关系上的最新态度,而最重要的事则是告之中土,奚人和契丹人又打起来了,东北局势有失控之危险,这必然会影响到中土边陲的安全。

契丹人的“盟友”高句丽被中土打得奄奄一息,根本给不了契丹人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