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33章 走不出去的问题(2 / 3)

富矿 总是觉得累 2032 字 2022-03-13

姓的方子一样,怎么能显示出他们跟平头百姓不一样来?”

“只是单纯加点东西还算好的!”另一名老专家感叹道,“像这个青蒿素,最初我们拿着青蒿反复试验,怎么都不行。后来都快放弃了,忽然发现按照医书上记载的特性,那根本不是青蒿,应该是黄花蒿。”

“说起来咱们这个青蒿素的产量怎么样?我听说非洲那边每到疟疾爆发的时候,青蒿素的价格就会暴涨,就是因为青蒿素的产量不足!”梁国庆问。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市场波动,气候变化,都跟黄花蒿的价格有密切关系。今年黄花蒿贵了,明年种的人就会比较多。种多了以后,第二年又会变便宜,然后又没人种了……市场总是这么波动起伏的!”专家扶了扶眼镜,“应对这种状况,我们也开展了合成法制青蒿素,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只是目前合成法的成本,还是高于从天然物质中提取。”

“虽然现在成本高,但是相比靠天吃饭,合成法还是更有前途的!”

梁国庆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我上次联系北卡罗来纳大学一名朋友的时候,听说他们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的特性,制造出了很多原来要花费高额成本提取的物质,现在正在研发更加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不知道咱们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怎么样了?”

“他们走到哪一步了?”

几名专家登时大感兴趣。

杨东升发现自己之前有点小看国内这些科学家了,他们虽然受到诸多限制,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但是却没有甘于落后,一直在努力追赶。

“能做出来是一回事,能走出去是另外一回事!”一名一直阴沉着脸的专家忽然道。

几人一起看向那名专家,专家这才叹了口气道,“1987年,尼日利亚疟疾大爆发,我和焦老师受所里委派去尼日利亚,为援外人员治病。到那里后,我们也适当治疗了一些当地的疟疾患者。我们旁边有一个德国制药企业的专家组,也在用他们的药为当地人治病,结果我们的蒿甲醚在疗效、耐受性和可接受性等方面,全面优于他们的氯喹,当地人逐渐都找我们治病。可是突然有一天,尼日利亚的媒体上铺天盖地,全都是关于我们的药品质量有问题的报道,我们被迫回了国。直到后来那家德国制药企业跑来要买我们的专利,我们才知道是他们搞的鬼。”

“商业竞争历来都是很残酷的!”梁国庆转头问,“我们卖给他们了吗?”

“当然没有!第二年我们就跟法国赛诺菲-圣德拉堡建立了合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