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57章 突然强硬(2 / 3)

富矿 总是觉得累 2031 字 2022-03-13

让长安飞机制造厂顺利更新设备,甚至还拨给了他们一笔外汇。

杨东升的担心没错,长安飞机制造厂对沪上公司的老毛子动了小心思,他们不但想挖搞模锻压机的,还想挖搞钛合金、镁铝合金的。

问题是国家拨给长安飞机制造厂的钱虽然不少,这些钱买各种生产设备也没问题,想学沪上公司一样,好几千美元一个月雇一个外国人干活,上头首先就饶不了他们。

见钱不够,这些人又动起其他脑筋,搬出他们常用的套路——给编制。

杨东升听说之后差点没笑出声来,且不说这种重点单位能不能给外国人编制,就算碰到一个有魄力的领导,愿意破例,他们凭什么认为人家就愿意要他们的编制?

这些毛子刚刚经历了苏联解体,现在最信不过的就是编制。

据杨东升所知,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自己原来厂里仍然保留着编制,有些还是高级别领导,才不稀罕长安飞机制造厂的编制!

人家就是来挣钱的。

长安飞机制造厂虽然折腾,不过倒是把设备给定下来了,他们选择了沪上公司改进后的7.5万吨级模锻压机,但是对于液压、阀、电机等设备,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单独配进口货。

与长安方面的交易谈妥,津门方面魏永华传来消息,之前他们接触的旭硝子突然表现的很强硬,完全拒绝了玻璃基板技术的转让,生产线更是没门。

就连本来已经基本谈妥的富士通也突然改变主意,想要技术授权可以,拿出每年销售额的5%作为回报,生产线要掏美元去买。

“突然改变主意?这明显就是有预谋的,之前真的一点征兆没有吗?”杨东升冷冷的道。

“前一段时间听说三菱的人在各财团中间游走,我当时没有太在意……”魏永华的声音越来越小。

“这么说他们选择已经完成串联了!”杨东升哀叹了一声。

如果只是一家财团的话,杨东升自可以杀鸡儆猴,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串联,杨东升总不能把他们一锅端了。

日本这些财团加在一起,代表了日本差不多一半的GDP,绝大部分的工业实力,这些财团一旦倒了,相当于断了整个日本的根……

想到这里杨东升隐隐有点冲动,要不就把这些日本财团干脆一锅炖了得了?

不过考虑再三,杨东升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九十年代,中国和日本的差距还太大,日本是中国所需技术和资金的主要来源,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