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百家同源(2 / 4)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5230 字 2021-09-09

仅仅接下大田令一职,虽如此,在国府之内,仍为一个特殊的人,论地位,更超越治粟内史。

是故,现今的国府之内,治粟内史不过赢秦宗族的老者担任,虽有权柄,不为大用,一切诸般,取决于郑国。

郑国虽不欲如此,奈何国府上下无人敢当治粟内史之职位,也只有到如今地步了。

数年来,关中各地,都有郑国的足迹,诸般水利的修建,诸般河流的改道,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如果说王翦率兵东出天下是为恢宏大势,则郑国在后方所为,功劳丝毫不弱,从其近年来官职不显,爵位升隆可见。

“大田令这个时候前来这里,于四郡之地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半柱香之后,正厅之内,周清居于上首,郑国居于下首右侧首位,政事堂五人随同,条案陈列,彼此宴饮欢悦。

郑国的到来,于周清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驰道、直道、要道的修建,自然很简单,遇水搭桥,遇山开山便可,然……河流水利的打造,非真正专业人士不可行之。

诸夏之内,郑国无疑是其中最为顶尖之人。

“武真侯过誉了,相较之武真侯挥洒笔墨于四郡要地,郑国不过小打小闹罢了。”

“原本在郑国的所谋中,秦国各处的水利休整都在逐步推进,先行关中,而后随着上将军东出步伐,对韩国之地、赵国之地一一休整。”

“使之快速的安稳下来,不外,有着中央学宫存在,数年来水家也培养不少专人前往,倒是令郑国有机会前来四郡。”

郑国拱手一笑,于面前的武真侯,也是极为佩服的。

年岁不大,一身功劳非自己所能及。

数次救大王为危难之中就不说了,举国大战郑国渠的时候,非武真侯出言献策,郑国渠的修建怕是要延后一两年才可以功成。

而偏偏那个时候,秦国举国上下干旱无比,诸夏各地也是如此,果然郑国渠的修建继续延后,对于秦国的内外局势来说,当为恶劣。

武真侯一言,省却数年之功,足堪大能。

其后无论是文韬整治陇西,还是武略征伐韩赵,都彰显大王的重视,都彰显武真侯的才学,秦廷上下无人有意义。

如果有异议,你若是也能够做到武真侯那般,大王想来也不会有异议!

可……在郑国看来,武真侯对于秦国最大的功劳,更是当属护国学宫与中央学宫,学宫之属不是诸夏先例。

两百年前,魏国有西河学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