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诸夏变(二)(2 / 5)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8655 字 2021-09-09

诸国灭,秦国继续行法家之道,行霸道之举,已然极致,过刚易折,便是此理。”

“大乱之后,合当大治,那才是儒家一战所学的机会。”

伏念看向江邵泰。

秦国推崇法家之道,并不意味着秦国要将其余百家之道,全部磨灭,否则,焉有中央学宫。

百家之道,各有所长。

法家虽妙,儒家也有玄奇。

“掌门师兄,虽如此,可令儒家弟子入秦国郡县之地,以为施展所学,莫不亦是不妥?”

小圣贤庄每一年都有许多人进来求学,每一年也有许多人毕业,数十年来,诸夏间,儒家弟子甚多。

果然儒家不入秦国,那么,他们一声就要荒废。

何况,如师兄所言,大治之世,当行教化之举,当令诸夏之人知晓仁礼。

那是儒家所求。

以为维持诸夏稳定之需要。

果然人人仁义礼智,何有大周而乱。

那便是根源。

“自然可行。”

“无论何时何地,儒家弟子欲要施展所学,小圣贤庄都不会拦阻,儒家上下也不会拦阻。”

伏念摇摇头。

儒家弟子成千上万,岂是小圣贤庄可以全部管辖的。

小圣贤庄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做学问的地方。

这里才是儒家的根基所在。

“这……,师弟愚钝!”

江邵泰不解。

诚如此,那掌门师兄是想要儒家弟子入世施展所学,还是不欲要儒家弟子有所为。

“那些事情并不重要。”

“兰陵城之事,颜岵师弟、杨宽文师弟身陨,儒家三位掌事者,没了两位。”

“时值巨变,儒家需要三位掌事一同应对那般局面。”

“接下来便是需要在此仁礼之堂决出另外两位掌事。”

视线落在江邵泰身上数息,伏念摇摇头,终究还是悟性不够。

得与失!

争与不争!

一直都非绝对的。

儒家需要蛰伏,以观诸夏局势。

同样,也需要派出人手对于接下来的诸夏有足够了解。

彼此之间,并不矛盾。

不在那个话题上多言,许多事情,自己已经派人去处理了,先前所问,只是以观八脉意向。

总体而观,合自己之心。

江邵泰之言,也在预料之中。

话锋一转,落在另一个重要议题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