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695 化工(2 / 4)

自然的,炼焦的水平也跟着得到提高。

要是之前的话,因为煤气有毒,所以炼焦时候产生的煤气,会便通入炼焦的燃烧室去循环加热。可如今有煤气的需求,改造一下却是简单的。

只要从炼焦室顶端的排气管道稍微改造一下,把出来的粗煤气进一步加工就能得到有用的煤气了。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1876年的时候,德国人奥托制成得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就是以煤气为燃料的。

有刘伟超的提醒,对于煤气的提取,在安全方面也会有足够的提醒。

如今,崇祯皇帝就根据刘伟超的提议,给他手下三大将布置了这个任务。

当然,这个任务,主要是让方以智去做,夏完淳和朱媺娖协助。

不过夏完淳和朱媺娖也有重要的任务,就是制作三酸两碱。

工业革命其实是有两条腿,其中一条是机械制造工业,另外一条腿,则是化学工业。而化学工业的基础,就是这三酸两碱了。

所谓的三酸,指的是硫酸、硝酸与盐酸;二碱指的是烧碱(氢氧化钠)、纯碱(碳酸钠)。

这其中,纯碱是有天然矿石可以采取,在古代很早就被用作洗涤剂和用于印染。烧碱,古代炼金时候就搞出来了。

另外,硝酸和盐酸的量产方法,大约在1625年的时候就发明的了。

总体来说,要想在明末实现三酸两碱的量产,其实并不难。和后世唯一的差距,就是产量的大小,成本的多少而已。

硫酸的批量生产,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大玻璃瓶中加入少量水,放置陶罐与铁盘,上盛硫黄和硝石的混合物,用赤热的小铁铲点燃后再用木塞将瓶口塞紧,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装置,直到达到希望浓度的硫酸。

这个是最初的硫酸工业化生产,总体而言,产量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就初期来说,肯定也是够用的。

崇祯皇帝这时候的目的,并不是大规模生产,而是培养他的这些格物学人才。因此,先交给他们的,是简单的做法,能理解的。等到他们熟悉这个化学制作原理之后,如果后续对硫酸的产量增加的话,就再上塔式法来制作硫酸。

有了硫酸这个工业之母的量产之后,另外两个酸就简单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硝石与硫酸反应来生产硝酸的这种方法从1625年发明,用了将近300年,一直撑到20世纪初的1903年。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硫酸,不过崇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