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章 筹划 二(1 / 2)

?

第四章筹划(二)

明月透亮,月光洒在地面上,地面如同水池一般波光粼粼,煞是好看。宫外的侍卫如同一个个雕塑笔直的立在那里,厚重的铁甲,锋利的长矛,无一不再彰显着大汉御林军精锐和雄壮。天地间一片静。

漪兰殿内,刘辩静静的坐在椅子上,脑海中不时地闪过一个个人名,不断地进行谋划和思考。

而今,他武学的事已经定下了,何皇后会为他寻找最好的武师,到时他只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就可以。而他在文学方面,因其一直居住在史子渺家中,所以他还没有正式拜大儒为师。因为这些大儒潜心儒学,讲求人道大治。他们一辈子钻研儒道,潜心儒学,心中自有浩然正气。他们一生只注儒家理想,追求儒学,穷毕生精力在儒学与国计民生中。所以自武帝“独尊儒术”后,每位皇子都必须拜大儒为师,接受为国为家地教导。他只是去国子监读书或史子渺在闲暇时传授文章诗词。不过,他如今已经突破儒家第三阶段:浩气长存;在许多一般大的少年中已属佼佼者,日后只要勤加练习即可。

而今,他虽然有雄心壮志,但他身边可用之人非常少,只有一个瑶儿是亲近之人。甚至连史子渺他都知道并非常人,身上必有过人之处,只是经过十年的相处,他都摸不清其为人,更不用说引为心腹了。他都不知道以前的十年是怎样度过的,好在现在他亦颇然悔悟,还为时不晚。不过也知道这事是急不来的,唯有慢慢图之方为上策。

还好我现在就读于国子监,毕竟国子监是和颍川书院相齐名的两大书院。里面精于政治国事的人不在少数,只要在以后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后在礼贤下士,凭借皇子的身份何愁不能为我所用。就算不能十全十美,但也比自己前世顺其自然的强。就算有人相助,可是自己如果不通晓军事政治的话,到头来也难说能守住这片江山。

“看来自己还是要拜一个大儒为师啊,要不然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可是究竟拜哪个大儒为师啊。”刘辩心中,他不断地思考着朝中大儒的名字,选择自己心目中的良师。从中郎将卢植皇甫嵩到谏议大夫刘陶,从太尉杨彪到司徒王允袁逢,这些人的名字一一划过刘辩的脑海中。忽然一个人的名字跃入他的脑海中,议郎蔡邕,其曾向灵帝献密言七事,被称为“旷世逸才”在前世中,因上书灵帝触怒宦官十常侍的利益,后被陷害,放归田里。后董卓进京,一天三迁其职,虽有董卓作秀的嫌疑,但也足见其才华。关键是自己的“静”字便是学自蔡邕。大儒蔡邕有次去国子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