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77章 措手不及(3 / 6)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5110 字 2021-06-07

后,果断派出以公子懿为首的四位宗室,和以孟苌为首的八位本土老秦人火速赶赴东南,代替被撤职的熊启、魏起等十二位东南军政官长。

=

秦王政憋屈啊,蒙嘉、周青臣、司马空等内廷大员更是苦叹无语。

谁最支持武烈侯的国策变革方向?就是宗室和老秦人。宗室和老秦人可以说是武烈侯最忠实的追随者,正是因为武烈侯的崛起,宗室和老秦人才东山再起,并在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这几年大秦在统一战场上战无不胜,中原、河北、代北、燕南、江南都是这几年打下来的,但这些新占领土无不留下了武烈侯纵横捭阖的身影。正因为武烈侯的实力不断膨胀,他在这些新占领土上的话语权非常大,大部分郡县官长都是来自宗室和老秦人,一部分则留给了楚系,至于关东人,也就蒙氏和冯氏的弟子门生能够立足。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武烈侯对地方势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土地私有化,如果不是武烈侯在背后指使和支持新占领土大肆买卖土地,中枢何至于陷入被动,不得不面对现实,在土地制度的变革上做出颠覆性妥协?

现在武烈侯开始把手伸向了中央所控制的郡县。东南虽然是熊氏势力的盘驻地,但毕竟紧靠关中,对中央政策的执行还是比较坚决,不敢明目张胆地与中央对抗。现在宗室和老秦人趁此机会进入东南,打破了熊氏对东南地区的绝对控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东南郡县也会坚决支持武烈侯的国策变革方向,由此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

熊氏竟然以这种“惨重”代价来维持与武烈侯的联盟,这是秦王政和咸阳宫事前根本想像不到的事。

由此推衍,秦王政和他的近侍大臣们很容易就能猜想到武烈侯插手了。武烈侯把杨端和从东南战场调回北方战场,把自己的虎烈军全部交给公子扶苏,从中不难推测到武烈侯以武力胁迫东南熊氏全面退让。东南熊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屈服于武烈侯,于是就出现了让咸阳宫措手不及的一幕。

这一切都是推衍,谁也没有证据证明这是出自武烈侯的谋划,但假如推衍是正确的,那么中原决战是否能取得预期的胜利就不得而知了。

中原决战因此蒙上一层阴霾,秦王政和中枢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这时候右丞相隗状和御史大夫冯劫建议推迟决战时间,推迟到十月进行,以便给咸阳囤积更多的粮草武器,给中原和东南两地的军队更多的准备时间。

秦王政令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