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43章 文才斐然(3 / 4)

我笑笑道:“刘知远,乃是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名讳,此人赶走了契丹军,是五代时汉族的中兴之主,功秉秋千。”

我顿了一下,以察刘知远的态度,他一直含笑看着我,见我停顿,他忙抬手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我笑了笑,继续道:“卖国贼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后,就是刘知远死抗契丹,才至中原没有完全落入异族之手。因为无幽云,中原就无险可守。”

我说的都是后汉这位开国皇帝好的一面,关于不好的一面更多,自然不适合说出口。我猜钟楚南和叶青云之所以沉默不响,也正是不知道如何开口吧?因为这位皇帝贬过于褒,不好评说,如果对这部分历史知之不详的话,那就很难把握话语的火候。

刘知远生逢乱世,在其主要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对契丹的态度。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唐后期逐渐成为北方强悍的势力,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举兵叛唐,在契丹帮助下建立了后晋。为了报答契丹的帮助,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并称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从此中原门户大开,无险可守。在这方面,刘知远比石敬璃要看得远些,做法上也有所区别。虽然他和石敬瑭同被契丹呼“儿”,但刘知远则认为: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可见他对契丹更多的是主张笼络、利用以图中原,况且他还曾两次大破契丹,直至称帝后也没有中断同契丹的战事。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五代十国史我还是多多少少有所了解的,而且我似乎更加理解夕儿此次带来我来此的深刻用意。我顾阳是个文学青年,而刘知远是个儒商,自然会有诸多共同话题,很容易互生好感。

等讲完,刘知远带头鼓掌,他看着我爽朗一笑道:“小顾,你果然才高过人啊!史学家对这位跟我同名的皇帝评价多为批评。各种看法不无道理。但是,要知道五代十国是一个纷扰割裂的时期,是唐朝后期方镇割据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人民不但备受封建军阀残暴统治的痛苦,而且还受到契丹进扰的祸害。后汉这位皇帝作为这一动荡时期的封建帝王,在战乱中利用军事实力和政治权术获得了统治地位,自然给中原人民带来了许多灾难,但他努力遏制契丹的南侵,对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的生产起到某种积极的作用!”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跟我交换了一个眼神,他笑着继续道:“大家可能还在纳闷为什么我父亲会要给我起这么一个名字,我那个身为小学历史老师的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