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章 因事生非(3 / 8)

三国前传 元生力 7371 字 2021-06-07

,泰平道场已然从原先的三分破舍变成现在占地五十亩的偌大道场,非但前有可容纳数千之众的广场大殿,后面更是房舍连片、有园有湖,虽然不及皇宫宝殿,却是更胜官邸豪宅。根据公孙建的探察,张角每月十五夜里都会在南华正殿听取其首座大弟子马元义所禀告的各方分坛情形,届时太平道的重要人物皆会列席,而今夜,正是十五之期。

入夜时分,刘汉与公孙建蒙面改装了一番,由公孙建带路,悄悄潜入到了泰平道场,但见其中果然浩阔堪比皇宫,守备更甚大内。只不过在刘汉与公孙建看来,这些守备便如摆设一般,根本未费多大气力,便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高足五丈、可容千人之会的南华正殿的殿顶,继而去了两块瓦当,向下窥视探查。但见偌大的南华正殿之中,供奉着高足三丈、全身漆金的南华老仙雕像,而在南华老仙之下,则是静立着二十来个道人,一个个手中捧着厚厚的簿子,唯一一个没有拿着簿子也没穿着道袍的则是个体态发富、身穿锦袍,活脱脱就像是个富家翁的中年汉子。饶是如此,从中年汉子流露出的眼神与手脚细微的动作看来,刘汉与公孙建知其并不像表面上看着那般不堪,而是内具实力的人物。

观察清楚殿内情形之后,公孙建便用束声传音向着一旁的刘汉介绍说道:“此人就是大贤良师的首徒马元义,专职负责太平道的对外事务,乃是太平道中仅次于张角三兄弟的人物。张角到了子时才会来到,恐怕还得多等一个时辰。”

“观其徒而知其师,看来张角也不简单。”刘汉闻言看着二人,点了点头心中暗道一声,随即束声传音与公孙建道:“且养精蓄锐等他一个时辰,再作打算。”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从道场后面的连片房舍中亮起两排灯笼,而在灯笼中间,则有三人行来。先说后两人,一个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手上倒持着一根黄铜大杵,脚步沉重,似乎每走一步,都要在地上留一个实在的脚印,另一人则面色微黄,体形高瘦,两只袖子倒是颇长,垂在地上,却是不沾半分灰尘,而这两人年纪看来不过三十多岁,看起来虽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威风人物,却少了几分领袖绝伦的风范。至于走在这二人之前的那人,身穿杏黄道袍,手执九节竹杖,面如冠玉,长眉阳目,远观已是仙风道骨,近看则更透着令人心生亲近之势,这样的人物,确实世所少见,必非凡辈。

“三哥,灯笼中间的三人就是张氏三兄弟,前面的就是张角,而后面长袖者是其二弟张宝,而持杵者则是他三弟张梁。”未等三人及近,公孙建已是又再介绍说给刘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