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14章甲申之乱(2 / 6)

逆流启明 飞天缆车 2060 字 2022-04-17

二月的街头,人影稀疏,枝叶掉落,只剩下枯木,恍若末日一般。

皇宫大内一片惶恐,城内拖家带口离开北京的,日以万计。

慌乱的崇祯皇帝,再次下罪己诏。

又发勤王令,命天下军队前来勤王。

无奈,他又向王公贵族劝捐,结果只有寥寥二十万两。

他第二次召见翰林学士李明睿,询问南迁事宜。

李明睿则不厌其烦地劝说道:“陛下可假借去山东祭拜孔庙,只要到了淮安,自可安然无恙。”

崇祯一脸犹豫,但对于沿途的驿站,军队,运河,颇有几分探究。

李明睿语重心长地催促道:“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

不得已,再次召开廷议。

议题也是很直接:如何解决京畿之危。

“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朕将何往?又劝朕先让太子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

崇祯皇帝满是期望的看着众臣。

陈演眉头一皱,他向来反对“南迁”,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

光时亨明白,忙厉声道:“陛下,臣请杀李明睿。

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说白了,光时亨强烈要求效仿于谦,守卫京城。

于是,南迁之意,就此罢了。

朝廷上下,人心尽南向。

三月十六日,消息传来,李自成兵临居庸关,并且拿下皇陵所在的昌平。

于是,廷议再次召开,参加廷议的,还有昌平守陵太监杜勋。

他被李自成派来谈条件。

面对众臣与皇帝,杜勋颤抖匍匐,哆嗦道:

“李贼言语三件事,一乃割据西北为王,二为军饷百万犒军,最后愿朝廷剿贼,御虏,听调而不听宣……”

听完,崇祯眼皮抽搐了些许,疲惫的双眸望着诸臣。

说实在的,这条件还算可以,西北早就没了,贫瘠不堪,钱财什么的也无所谓。

但,若是应下,朕岂不就是宋徽宗了?

良久,他才开口道:

“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面对崇祯的询问,大臣们默不作声。

这又是找替罪羊啊!

崇祯皇帝一贯做法,大家太熟悉了。

每每遇到重大事件,皇帝总是把大臣推到幕前唱戏。

戏唱好了,便可以归功于自己的“天聪圣明、沉机独断”;万一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