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六章 蓝玉返回(2 / 13)

六十万贯宝钞,按照官方给出的白银兑换宝钞比例,两黄金二十两白银,一两白银一千贯宝钞。

也就是不足五万两白银的价格吧。

可这五万两白银,在方世玉这里不算什么,但货真价实的五万两白银,整个大明,没有几个人有这么多的现银。

毕竟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已经有近半的数量进了国库,然后又被方世玉用内帑的宝钞,换去了内帑。

整个内帑,存放的白银已经超过了大明市面上的宝钞流通总额。

从境内搜刮,抄家所得,内帑的记账,洪武二十二年到洪武二十五年,四年的工夫,内帑的真金白银翻了三倍。

黄金一千四百万两,白银五千六百万两

又经过方世玉用宝钞的搜刮,内帑到底有多少钱?方世玉没去看过,但账面上写的,最后一次朱高炽入库的金银。

总额达到了,黄金两千八百万两,白银九千四百三十万两。

这些钱都哪里来的?

朱元璋贡献了一部分,宝钞贡献了一部分,东胜神洲贡献了一部分。

而内帑的钱,却又过于特殊,相对而言,方世玉是不愿意让这笔钱流入到境内的,如果将内帑的金银足额印刷发行的话。

势必会造成大明的货币在境内严重贬值。

相对而言,内帑只能充作最后翻盘的可能,重塑秩序的真金白银…

可是话说回来,赣江那条河,想要控制它,就这水泥板的质量,高度,能力,一层肯定不够。

仔细算算,单单江西一面,至少就要按照四万万八千万贯宝钞进行五倍的投入,说不定最后的结果是六倍。

翻六倍的话,就是二十八万万八千万贯宝钞,四舍五入下,算上人工什么的杂七杂八的,至少要三十万万贯宝钞。

这还只是江西一面,江东在铺一下,又是三十万万贯宝钞的投入,回过头来,在看长江,日他娘希匹的。

长江可比赣江长的多得多,只怕铺一面一层,都不会低于六十万万贯宝钞。

如果按照方世玉的算法,这确实可以相对在治理水患的问题上,给朝廷省钱,也可以极好的控制水患,但站在朝廷的角度,恐怖的数量,一样是让价格飞高的原因。

六十万两白银,修江东江西的赣江河坝,而既然修了赣江,那赣江附近的支流,如鄱阳湖,信江等水系,都要进行修缮。

用水泥,算上人工,修赣江的两岸和附近小型支流的河坝,至少要投入近一百万两白银,一百万万贯宝钞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